偏安江南的司马氏王朝为什么叫“东晋”而不叫“南晋”?

中国历史上出现过两个曾经控制中原后来又长期偏安江南的朝代:东晋和南宋,也是中国南方发展史上影响最大的两个古代王朝。但奇怪的是,同样是偏安江南,晋朝的是“东晋”而不是像“南宋”一样的“南晋”,这是怎么回事呢?
根据史料记载,大约在东晋之后的南北朝时期,将偏安江南的晋朝称为“东晋”就已经是社会上的普遍用法了,而从来没有人用过“南晋”这个名字。而之所以不将东晋成为“南晋”,主要原因是中国古代地域划分的演变。
从秦朝以来,中国的政治经济中心便呈现出由西北转向东南的发展趋势。在南北朝之前,因为江南地区的经济开发程度较低,所以中国政治经济上的大范围地域划分主要是东西之分而不是南北之分,比如秦国与关东六国。
展开全文
正因为受到政治经济上的大范围地域划分为东西之分的影响,如今的江苏、浙江、福建等南方省份在当时就被统称为“江东”或者“江左”。以“江东”地区为统治核心地区的朝代政权也就被“东某”,比如三国时期的东吴。
而五胡进入中原之后,南迁的司马氏晋朝继续以当年东吴所建立的建邺(建康,今江苏省南京)为都城,以“江东”地区为统治核心地区,所以南迁的司马氏晋朝也按照之前的惯例被称为“东晋”。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