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传统丧葬习俗之“泼汤”,你知道是什么意思吗?
丧事的正日子,死者家属接待亲戚朋友吊唁,叫开吊,也叫“人情”。儿子女儿都要邀请吹鼓手班子。请吹鼓手的目的是让逝去的灵魂走得热闹不孤单,特别是为隆重的发丧仪式做好铺垫。
四、扯孝
在农村有红白理事会,会有专门帮助操办的人,我们农村的叫法是“忙客(kei)”,管事的“大总理”。当有前来奔丧的人,“忙客”们会按照来人与故人的关系,制作分发孝冒、孝鞋、孝服,颜色大体以白色为主,根据远近关系在孝冒上会有纽扣,有藏青色、白色的。因“孝服”都是用整块布扯下的,故称为“扯孝”。女人戴“孝”一般是,“孝搭头”也就是方形白布。
五、送汤
送汤也叫“泼汤”。人死之后,一般三日而葬,但要挑偶数日子。咽气后要马上送“倒头汤”,只有本家人参加。下葬前一天中午那次汤称“齐头汤”,所有家人都要参加。
六、抢碗
如果死者高寿且子孙满堂,前来吊孝的人吃完宴席后会带走几个碗,意为讨寿。
七、送盘程
这里在我们农村的意思是,送一程的意思,在发丧的大日子,按照农村的传统,人死后会去往另一个世界,需要花费很多的盘缠,到现在就演化成送故人最后一程的意思了,以表示依依惜别之情!孝子摔盆,将故人乘坐的纸轿停放在路口,“五服”之内的男丁分列两边,跪下。女性 家属一般留着 纸轿后边。前来吊唁的亲朋在依次祭拜,与 故人辞行!这时,古乐齐响,鞭炮震天!
八、落葬
等宾客依依送别之后,发丧队伍会前往祖林,举行“落葬”仪式。孝子慢慢将骨灰盒安放在事先挖好的墓坑中,众孝子上前用土封盖。落葬完成!
九、圆坟
“圆坟”是死者入葬后第三天死者的亲属到新坟上添土、烧纸、致哀。在农村人眼里,坟墓的土堆得越多,形状添得越圆,说明死者的家属越孝顺。
在农村“十里不同俗”,但是在我看来“丧葬”习俗是,变化最少的!在农村丧葬的习俗还有很多,像何时“除服”,如何“祭坟”,等等。现在经济社会发展了,有很多的年轻人都不知道了!所谓“老人不讲古,后人会失谱”,也许就是这个意思吧!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