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解放军装甲兵

🏷️ 和365差不多的平台有哪些 📅 2025-10-26 02:40:44 👤 admin 👁️ 7746 ❤️ 30
中国人民解放军装甲兵

1945年8月,苏联出兵中国东北,日本无条件投降。东北人民自治军司令部工作人员高克奉命到日本人留下的“九一八”坦克修理厂侦察敌特活动,发现有两辆九七式改坦克,随即向副司令员吕正操汇报,此两辆九七式改被称为101号和102号,当时还带走了一批日伪技术人员。1945年11月,高克奉吕正操之命,将两辆坦克从该修理厂开回。部队撤出沈阳时,日伪技术人员叛变而且破坏了101号,仅剩102号安全进入解放军控制区,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队中第一辆坦克[1]。人称“老头坦克”[2]。

“功臣号”坦克(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藏)

根据中央军委的指示、中共中央东北局的决定,1945年12月1日,在沈阳郊区的马家湾子,东北炮兵司令员朱瑞宣布命令,正式组建东北延安炮兵学校坦克大队。全队共有30多人,1辆坦克,孙三任大队长,毛鹏云任政治委员,高克等人任副大队长,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队中最早的坦克部队[1][2]。坦克大队成立后,很快就参加了东宁剿匪、绥阳剿匪,夜战靠山屯、强攻望河铺等等战斗[2]。

1947年10月,坦克大队在黑龙江省东安县扩编为东北民主联军战车团,全团共有560多人,20余辆各式坦克,40余辆牵引车、装甲车。随后战车团参加了辽沈战役。1948年12月10日,战车团对俘获的中华民国国军东北装甲团加以改编,发展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特种兵战车指挥所,下辖战车团、装甲团、教导团,共有官兵4000多人,87辆坦克、106辆装甲车、150辆汽车。此后战车团参加平津战役。1949年2月,天津战役结束后,特种兵战车指挥所改成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战车师。1949年5月,中央军委命令:战车师的番号改成中国人民解放军战车第一师,直属军委总参谋部领导[1]。

1949年7月,该师战车五团奉命到中国西北作战,自天津启程连续83天行军作战,占领玉门后越过祁连山和戈壁抵达新疆迪化(今乌鲁木齐市),行程4000余公里,创造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队里装甲兵史上最远距离征战。王震司令员在庆功大会上授予该团“开路先锋”锦旗,并为该团全体官兵记一大功[2]。

59式中型坦克(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藏)

当年高克开回的第一辆坦克在锦州战役、天津战役中屡立战功,被命名为“功臣号”坦克。“功臣号”坦克及所在的战车团参加了北平入城式以及北平西苑机场阅兵式。1949年10月1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上,战斗英雄董来扶驾驶“功臣号”坦克作为首车,率100余辆中型、重型坦克通过了天安门广场接受检阅。后来“功臣号”退役后陈列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1][2]。

1950年8月,战车第一师在天津整编,组建坦克第一旅。1950年10月,被中央军委正式命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坦克第一师[2]。1951年,坦克第一师接受苏联红军T-34坦克两个团的装备,参加抗美援朝战争。后来该师几经演变,归入北京军区装甲兵序列[1]。

1949年底,中国人民解放军坦克部队已经发展为2个战车师以及2个战车团,坦克375辆,装甲车272辆,工程车和汽车591辆[3]。截至1955年,已经发展为3个坦克师、1个机械化师、4个独立坦克团、48个步兵师属坦克自行火炮团,共有3030辆苏联制坦克以及自行火炮[4]。

1950年,中央军委决定,在北京成立装甲兵领导机关[2]。1950年6月,毛泽东签署中央军委命令,任命许光达为装甲兵司令员兼政治委员。1950年9月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摩托装甲兵司令部在北京成立[5]。装甲兵自此作为独立兵种出现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序列。装甲兵刚组建便掀起“百日练兵”,3个月后即入朝鲜参加抗美援朝战争。1951年3月到1953年10月,坦克第一师先后两次奉命入朝鲜作战,参加了马良山、沐浴洞伏击等690多次战斗。战场上以美军为首的联合国军与中国人民志愿军双方坦克数量10比1,美军坦克有时竟开到中国人民志愿军前沿阵地射击。但坦克第一师与美军骑兵第一师(即美军装甲第一师)在“三八线”附近作战近一年,直接地面战斗共计87次,击毁击伤敌坦克24辆;高炮分队对空作战共计518次,击毁敌机24架,击伤敌机90架次[2]。1951年7月16日,摩托装甲兵司令部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装甲兵司令部[5]。设司令部、技术部、干部管理处;1951年7月26日,组建后勤部;1951年11月,组建政治部。1958年3月,装甲兵领导机关调整,调整后设司令部、政治部、技术部、干部管理部。1959年5月,干部管理部改归政治部建制。1961年10月增设后勤部。1965年12月,撤销技术部,业务归后勤部。1978年6月23日,后勤部改称后勤技术部。

1982年9月1日,中央军委决定将中国人民解放军装甲兵司令部改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装甲兵部[6]。1992年,总参谋部炮兵部、总参谋部装甲兵部、总参谋部工程兵部、总参谋部防化部、总参谋部陆军航空兵局合并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兵种部。2003年,总参谋部兵种部与总参谋部军训部合并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军训和兵种部。

ZTZ-96主战坦克

装甲兵成立初期,司令员许光达向中央军委提出,装甲兵干部不能直接从战士中提拔,必须通过学校培养。由此装甲兵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首个实行院校毕业生当军官制度的部队[5]。1950年9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坦克学校(后改称第一坦克学校)在天津市大王庄成立,以培训初级、中级指挥员及技术修理干部,以苏联红军训练大纲为蓝本开展教学[3]。这是中国人民解放军装甲兵的第一所学校。1950年9月1日,该校在天津光明电影院召开成立大会暨开学典礼,许光达兼任校长[5]。抗美援朝战争期间,该校用短期速成法培养出3000多名初级、中级指挥员[3]。1952年5月,步兵第一八四师师直机关、坦克第五二一团等部合编,在北京长辛店成立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坦克学校。此后又陆续组建了第三、第四、第五坦克学校[5]。截至1953年底,已组建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坦克学校及4个战车编练基地,并且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学院成立装甲兵系、在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成立装甲兵工程系。1959年以后,中国人民解放军装甲兵自编出教范、教程、教材,并组建了装甲兵指挥学院、装甲兵技术学院、坦克学院、装甲兵技术学校。1980年代,装甲兵院校开设了大专班、本科班。1990年代,开设了硕士研究生班[3]。

195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自行研制生产出第一代国产坦克“五九”式。到21世纪初,中国人民解放军装甲兵武器装备形成了轻型、中型、水陆坦克以及履带式装甲输送车等基本系列,并发展出数十种配套车辆。新型主战坦克及配套装备性能获得全面提高,主要性能已达到世界前列。到21世纪初,中国人民解放军坦克数量已达到世界第三位[2]。

1995年初,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始跟踪美军数字化部队建设进程,探索建设装甲兵信息化实验部队。1997年5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支坦克部队演变而来的北京军区某装甲师,组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首支信息化装甲合成营,这是中国第一支信息化装甲部队。按照六个单元构建了信息化装甲合成营的编制,从而实现营级战术单位合成,能独立遂行作战任务[2]。

21世纪初,中国人民解放军不仅已拥有装甲部队、装甲步兵、机械化部队,而且已经建成了轻型机械化部队、两栖机械化部队、信息化部队[2]。由自行炮兵、装甲步兵、防空兵、导弹兵、防化兵、通信兵、侦察兵、工兵等诸兵种合成的装甲机械化部队,成为突击力和战斗力强大的高技术兵种[3]。

相关内容

小米手机的已开机时间如何查看
和365差不多的平台有哪些

小米手机的已开机时间如何查看

📅 10-18 👁️ 6746
【最新】東京人最優雅的散步路線:有樂町15個景點
365bet网上娱乐网址

【最新】東京人最優雅的散步路線:有樂町15個景點

📅 08-11 👁️ 328
b站会员兑换码怎么用
和365差不多的平台有哪些

b站会员兑换码怎么用

📅 10-07 👁️ 69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