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媒热评 | 从“世界工厂”到“智造高地” 中国制造让苹果选择留下

今天苹果CEO库克的一番言论登上热搜,引发了大家对于苹果是否会把iPhone生产搬回美国的广泛关注。库克坦言,苹果选择深耕中国市场,并非单纯出于成本考量,而是因为其他国家和地区在承接苹果产能方面,仍存在难以跨越的现实障碍。这一表态,揭开了全球制造业竞争格局的深层逻辑。
过去,很多人认为苹果等跨国企业依赖中国,是因为这里拥有低廉的劳动力成本。但如今,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工人薪资水平已显著提升,越南、印度等新兴经济体的人力成本优势愈发明显。即便如此,苹果仍将中国视为核心生产基地,中国制造如何留住苹果?
以苹果产品为例,其精密模具的精度达到微米级,相当于头发丝直径的1/60。这种精细化生产,需要大量具备专业技能的产业工人支撑。中国经过数十年的工业化积累,培育出庞大的高技能人才队伍。相比之下,在其他国家,想要召集一批专业模具工程师可能需要耗费巨大精力,而在中国,仅一个工业发达的城市,就能轻松组织起规模可观的熟练技工团队。这种优势,正是中国制造业长期沉淀的结果。
对于其他国家和地区而言,如果想要在全球制造业版图中占据一席之地,仅仅依靠政策补贴和劳动力成本优势远远不够。唯有加大技术研发投入,完善产业配套体系,培养高素质产业人才,才能真正提升自身的竞争力。
在这场全球制造业的深度变革中,中国凭借多年积累的技术实力和产业优势,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发展道路。未来的竞争,将是技术、人才与效率的全方位比拼,而中国制造业也将在不断创新中,继续书写属于自己的发展篇章。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